(原标题: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:对险资等耐心资本考核评估机制的完善是引导“长钱长投”的关键)
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: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”“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”。保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,和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连接各行各业、关系国计民生,是促进经济发展、推动社会稳定、改善民生保障、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,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。
一方面,保险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、防灾减损、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.55万亿元,原保险赔付支出1.23万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保费收入增长4.9%,而赔付支出大幅增长33.1%。近年来,自然灾害频发,保险赔付支出为稳定经济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以今年汛期发生的南方洪涝为例,截至7月上旬,湖南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.5万件,估损(报损)金额超32亿元,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。
另一方面,在党中央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下,保险业应切实把握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,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制度基础,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,大力提升保险业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。2023年我国保险深度约为4.1%,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。具体看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:首先,从承保端看,保险业可继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,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加快健全涵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。同时,聚焦保障民生补短板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,特别是养老、医疗等领域,打造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体系,提升老年群体风险保障水平。其次,从投资端看,要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,打通制度障碍,完善考核评估机制,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、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,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。第三,从运营端看,要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监管,规范保险公司市场经营行为,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持续健全风险防范制度体系。
《电鳗快报》配资专业门户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股票配资观点